這是一筆經濟賬,得不償失!
1.企業對ISO認證的需求大都來源于企業自身招投標的需要,這也是很多企業決定辦證甚至愿意加急辦證的主要原因,但是證書下來后,企業覺得作用不大,第二年在覺得暫時沒有標的情況下就不申請監督審核了,這樣做看起來是省了年審費。
但是12個月未年審,證書就自動暫停了;超期6個月證書撤銷。
如果在證書暫停期間,臨時有標想投需,需要等待審核老師時間安排或另付加急費處理,等所有流程結束后才能恢復有效。若撤銷,就只能重新做,時間更長,費用也更高。若趕不上這次投標,只能遺憾放棄,算一算,放棄一份訂單會減少多少利潤?
2.客戶從國家公眾平臺上查詢公司證書,發現暫停、撤銷等痕跡,同時從另一個側面能說明企業體系沒有認真推行,領導不重視質量工作導致體系得不到良好持續和維護,就會影響公司的形象。
而公司形象在客戶以及相關方的眼中又價值多少?
孰輕孰重,還請各位領導評判!